如果问当下最火的话题是什么,人工智能一定是其中一个。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催生和引领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今年的工作报告也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作为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领域,“AI+医疗”也在持续升温。
我们特别策划推出“人工智能+医学”专题,展示浙大医学在医学教育、医疗服务、科学研究、医院管理等方面的前沿探索和重大,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更好赋能医学高质量发展,推动医学进步,守护人类健康。
今天推出“人工智能+医学”专题报道之六:AI临床药师、发药机器人......人工智能赋能药品全流程管理。
机器人通过灵活的“机械手”扫码录入、精准发药,“AI临床药师”处方点评......每天,浙大四院约有1.5万盒药品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实现全流程管理,药品处方在AI助力下迅速完成点评,而每一盒药物都可通过二维码追溯其来源与流向——浙大四院探索以人工智能赋能打造智慧药房,为医疗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2月21日,浙大四院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将大模型融入医院住院和门诊系统,有效辅助医生完成文书工作,并上线了病历质控等功能,确保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随后,医院基于DeepSeek+增强技术,结合临床工作中的迫切需求,开发推出“AI临床药师”处方点评等一系列新应用场景。
一张普通的药品处方,有没有用法用量不准确、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这就要求临床药师们在事后处方点评环节,用“火眼金睛”中找到问题。“处方点评”作为医院药事管理服务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手工处方点评模式往往面临工作量庞大、效率低下的瓶颈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浙大四院药剂科联合信息中心,将全院常用的2000多份药品说明书以及数十份用药指南全部“喂入”大模型中,定制研发了一位人工智能的“AI临床药师”。
近日,浙大四院临床药师们实际体验使用后,对这款新上线的“AI临床药师”处方点评功能给出了较高的肯定。尽管仍处于测试阶段,它的智能点评结果与人工复核结论高度吻合。
胡庆庆是浙大四院药剂科的一名副主任药师,也是一名专职临床药师。她每月需要点评数千张处方,而这占据了她大量的工作时间。
在过去,她要在病历系统、检验报告、药品说明书等多个系统间来回切换,结合多个平台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才能给出最终的点评结果。而现在,只需打开系统,电脑右下角的DeepSeek便会自动生成点评结果,并提供不合理的原因分析及改进。AI赋能之后,所有相关资料一目了然,从而能够快速复核,高效完成点评工作。通过DeepSeek的助力,提高了药学团队点评效率,还能使得临床药师们更专注处理复杂疑难处方点评。
此外,医院还在积极完善“AI临床药师”的用药宣教功能。这相当于为每位患者配备了一名十分了解自己病情、精通药学知识的临床药师。它能够基于患者病情与用药数据,生成个性化定制版“出院带药宣教手册”。
例如,对于一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AI药师可以根据其具体病情、正在使用的药类及其相互作用,为其制定详细的用药指导方案。手册内容可能包括每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剂量、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其应对措施等。
接下来,浙大四院计划对其进行持续优化,不断提高其准确率,以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工作需求。
细心的患者一定会发现,每盒药品都有专属的追溯码,扫一扫就能看到药品的生产信息、使用信息。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轻松追溯药品的整个流转过程,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这背后是国家医保局集中推进医保药品追溯码监管工作的成效。作为试点单位,浙大四院以创新引领发展,通过整合追溯码大数据平台、机器自动化技术和智能药篮传送系统,打造了国内领先的追溯码智慧药房管理模式。
这一创新举措让一盒盒药品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实现了药品从入库、出库、发放和使用监测等全流程、全链条的智能管理,不仅提升了药事服务质量,更为医保数字化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药品入库区,一箱箱药品刚卸货,系统基于药品智能追溯核对技术,通过号自动匹配每盒药的“电子身份证”——追溯码。目前已累计校验入库追溯码约129.9万条,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助力药品从企业端到患者终端流通过程的监管,为药品供应的质量提供保障。
在智能发药区,药品通过传送带时,顶部的智能读码器瞬间完成扫描。这得益于医院在国内率先研发应用的“追溯码全自动无感采集模式”,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药品追溯码的自动识别、采集和上传,100%药品实现追溯码的“无感采集”。这套系统实现了每一盒药品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为医保基金安全筑起“防火墙”。
“叮!”一声警报响起,药师立即查看系统提示——某盒药品即将过期。这是智慧药房的“预警”在发挥作用。此外,浙大四院智慧药房系统还能识别调剂错误(如错发药品或数量)、异常追溯码等问题。自上线以来,已成功拦截多起用药风险事件,确保药品调剂准确率,为用药安全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2024年10月,浙江省医保药品追溯码信息全链条应用培训会召开,浙大四院作为浙江省首家完成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的医院,向11个地市医保局80余人现场介绍了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的经验和做法,展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药品全链追溯系统,追溯码创新实践获得肯定。
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必将为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带来更大革新。
原标题:《【人工智能+医学】专题报道之六:AI临床药师、发药机器人......人工智能赋能药品全流程管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